产品搜索
锂电池研发需要在高低温试验箱中做哪些实验
摘要:在-40℃极寒中,锂电池容量骤降超50%;高温每升10℃,循环寿命锐减一半。通过严苛的高低温测试,研发人员优化耐高温电解液与低温型负极,设计液冷/加热膜系统,确保电池在-40℃至85℃间安全高效运行。
锂电池研发中,高低温试验箱是验证电池性能和安全性的核心设备,需进行以下实验:
一、基础性能测试
高温储存试验
将电池置于高温环境(如55℃或85℃)中持续72小时,观察是否发生膨胀、漏液等异常现象。
参数要求:温度均匀度≤±2℃,升温速率≥5℃/min。
低温储存试验
在-20℃或-40℃下保持数小时至数天,评估电池结构稳定性及恢复性能。
低温容量测试显示,-40℃时容量可能衰减50%以上。
高低温充放电性能测试
高温放电/充电:在55℃±2℃下恒温2小时,以0.2C电流放电至终止电压,记录容量衰减。
低温放电/充电:在-10℃或-20℃恒温4小时后放电,防止锂枝晶形成导致容量损失。
二、动态环境适应性测试
温度循环试验
模拟四季变化,温度范围覆盖-40℃至85℃,循环次数达10次以上。例如:75℃→-50℃的快速转换,每次循环保温6小时,验证电池结构稳定性。
标准依据:GB/T 31467.3-2015、IEC 62281:2004。
温度冲击试验(快速温变)
极端温度快速切换,如72℃→-20℃的骤变,测试电池内部材料的热应力耐受性。
设备要求:升降温速率可达5℃/min,防爆设计防止热失控。
三、安全性与可靠性验证
热失控与防爆测试
结合充放电系统进行过充、短路测试,监测电池表面温度,防爆箱体可承受爆炸压力并自动灭火。
例如:高温下过充至120%容量,观察是否起火或爆炸。
湿热复合试验
在高温高湿(如65℃、93%湿度)环境中测试电池耐腐蚀性,适用于海洋气候应用。
加速老化试验
通过高温(如60℃)循环充放电加速电解液分解和SEI膜退化,预测电池寿命。
依据标准:GB/T2423.1-2008,测试时间可缩短至实际使用周期的1/3。
四、特殊场景与标准测试
模组/PACK级测试
双层试验箱支持电动汽车电池模组的高低温存储及充放电,内箱容积可达1000L,兼容GB/T 31484-2015等标准。
低温启动性能测试
针对氢燃料电池,模拟-30℃严寒环境,评估启动时间与功率输出。
五、关键设备参数与标准
温度范围:-70℃至+150℃(可扩展至-100℃~200℃)。
均匀度/波动度:≤±2℃/±0.5℃。
安全配置:防爆泄压装置、灭火、远程监控、抽排风系统。
符合标准:覆盖UL1642、UN38.3、IEC62133等国际规范。
六、温度影响的科学机制
低温影响:电解液粘度增加导致锂离子扩散受阻,内阻上升,容量骤降;充电时易形成锂枝晶,引发短路。
高温影响:SEI膜分解加速活性锂损失,正极材料结构破坏,循环寿命缩短(每升高10℃,寿命减半)。
通过实验,研发人员可全面评估锂电池的极限性能,优化材料选择(如耐高温电解液、低温型负极),并设计热管理系统(如液冷/加热膜),确保电池在-40℃~85℃范围内安全高效运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