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锡艾科特试验设备有限公司
导航菜单
产品搜索
锂电池性能测试为什么必须具备安全意识
作者:www.actbox.com.cn无锡艾科特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   发布于:2025-03-21 13:57:22    文字:【】【】【
摘要:锂电池性能测试必须具备安全意识,这与其化学特性、测试流程中的潜在危险、以及事故案例的警示密切相关。
锂电池性能测试必须具备安全意识,这与其化学特性、测试流程中的潜在危险、以及事故案例的警示密切相关。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分析:


一、锂电池的化学特性决定了测试的高风险性

锂元素的极端活性

锂是化学周期表中最活泼的金属之一,暴露在空气中会剧烈氧化甚至爆炸。尽管商用锂电池通过材料改进(如石墨和钴酸锂)降低了活性锂的直接接触风险,但过充、过放或机械损伤仍可能引发链式反应。

有机电解质的易燃性

锂电池使用有机溶剂作为电解质(如碳酸酯类),这些物质具有高挥发性和易燃性。一旦电池破损或热失控,电解液泄漏会迅速燃烧。例如,三星Note 7电池爆炸事件中,电解液泄漏是主要诱因。

高能量密度带来的热失控风险

锂电池的能量密度远超传统电池(如铅酸电池),但这也意味着一旦发生内部短路或过充,释放的能量更大。热失控(内部温度急剧升高至500℃以上)会导致连锁反应,引发爆炸或火灾。


二、测试流程中模拟极端条件的潜在危险

安全测试项目的危险性


性能测试需模拟过充、过放、短路、针刺、挤压等极端条件。例如:

过充测试:可能导致正极材料结构破坏,电解液分解产生气体,内部压力骤增。

针刺测试:直接破坏隔膜引发内部短路,瞬间产生高温。

高温测试:加速副反应,如SEI膜分解、电解液挥发。

测试设备与环境的风险

测试过程中若设备故障或操作失误(如电流控制不当、防护不足),可能直接引发事故。例如,电解液泄漏与空气接触形成可燃混合物,遇火花即燃。

三、生产缺陷与设计问题放大测试风险

材料与工艺缺陷

正负极材料杂质(如金属颗粒)可能刺穿隔膜导致内短路。

隔膜厚度不足或孔隙率不合理会降低热稳定性。

生产过程中水分或杂质混入电解液,引发副反应(如产气、析锂)。

设计缺陷的隐患

追求高能量密度(如NCM811电池)可能牺牲安全性。

电芯结构设计不合理(如绝缘胶带缺失、正负极容量比失衡)会增加短路风险。

四、事故案例的警示作用

典型事故原因分析

电池自身因素:占比51%,包括内短路、热失控。例如,2017年深圳某电子公司因电池搬运不当导致内短路,引发连锁爆炸。

管理因素:占比27.5%,如风险辨识不足、违章操作。武汉某企业因仓库防水失效,雨水渗入引发锂金属反应爆炸。

设备因素:占比7.8%,如焊接工艺缺陷导致漏液。

测试场景的特殊风险

测试环境中常涉及高电压、大电流设备,若缺乏防护措施,可能因电弧或静电引发火灾。

五、安全标准与法规的强制要求

国际与国内标准

IEC 62133:规定锂电池的安全测试要求,涵盖化学、电气和机械危害。

UN38.3:强制运输前需通过8项测试(如高空模拟、热冲击),确保运输安全。

GB 8897.4-2008:中国国家标准明确热冲击、振动、挤压等测试的安全阈值。

测试流程的规范性

标准要求测试设备需具备压力释放阀、温度监控等功能,并在防爆环境中操作。例如,针刺测试需在密闭防爆箱内进行。

六、保护人员与设备的必要性

人员安全防护

测试过程中可能释放有毒气体(如HF)和高温碎片。

需配备防爆服、呼吸器及紧急喷淋装置。

设备与环境防护

测试设备需具备过压保护、自动断电功能。

实验室需设计泄爆通道和防火隔离区。

锂电池性能测试必须具备安全意识,因其化学活性、能量密度和测试条件的特殊性决定了潜在的高风险。通过严格遵循安全标准、优化设计与生产工艺、强化操作规范,可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概率。未来,固态电池(采用固态电解质)等新技术有望从根本上提升安全性,但现阶段仍需以谨慎态度对待测试中的每个环节。
脚注信息
版权所有 Copyright(C)2009-2021 无锡艾科特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 www.wxact.com 苏ICP备19045033号-1

   无锡艾科特试验设备有限公司主要产品:锂电池试验箱,防爆箱,锂电池安全箱,防爆高低温试验箱,防爆恒温恒湿试验箱,大型老化试验箱,汽车VOC试验箱,voc试验箱,步入式试验箱,汽车试验箱,锂电池防爆试验箱,燃料电池防爆箱,步入式试验室,电池试验箱,温度冲击试验箱,冷热冲击试验箱,汽车淋雨试验箱。

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2101号